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強調黨始終堅持大團結大聯合,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促進政黨關系、民族關系、宗教關系、階層關系、海內外同胞關系和諧,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奮斗的力量。這是一百年來我們黨帶領各族人民團結奮斗、創造偉業歷史經驗的深刻總結。新的征程上,只要我們不斷鞏固和發展各民族大團結、全國人民大團結、全體中華兒女大團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形成海內外全體中華兒女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生動局面,就一定能夠匯聚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偉力。
一部中國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匯聚成多元一體中華民族的歷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締造、發展、鞏固統一的偉大祖國的歷史。各族先民胼手胝足、披荊斬棘,共同開發了祖國的錦繡河山;中華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中華民族精神是各族人民共同培育、繼承、發展起來的,已深深融進了各族人民的血液和靈魂。歷史和實踐證明,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是黨領導人民取得革命、建設、改革偉大成就的重要政治基礎和前提條件;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國家統一之基、民族團結之本、精神力量之魂。進入新時代,中華民族迎來了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面對復雜的國內外形勢,我們唯有從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偉大成就和歷史經驗中汲取經驗、智慧和力量,深刻理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大現實意義,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團結一致,才能迎難而上、攻堅克難,共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盛舉。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我國各族人民共同締造了新中國,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開辟了發展各民族平等團結互助和諧關系的新紀元,少數民族群眾生活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獲得了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進步。實踐充分證明,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大團結,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凝聚各民族、發展各民族、繁榮各民族,不斷開創各民族共同發展繁榮的新局面。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必須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不斷增強各族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黨的十八大以來,民族地區發展日新月異,多個少數民族先后實現整族脫貧,各族群眾過上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新征程上,要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發展,更好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朝著實現共同富裕的方向不斷邁進。要牢記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在促進民族團結方面把工作做細做實,增強各族群眾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更好地推動各民族共同發展繁榮。(作者:呂棣 單位:寧夏社會科學院理論研究中心)